三丫头的这件效果也很好,人显得饱满大气,发型梳得也精致,头上戴的是攒珠累丝金凤的改良版,凤尾做成了开放的莲花形状,全部展开是个扇面状,珠坠是粉红色,干练中田了一分女儿的俏丽.还有腕上的玉镯,温润水滑,再添一分女儿的娇柔-----怎么由得凤姐赞她“.......将来不知道是那一个没福的,为挑正庶误了事,更不知道又是哪个有福的,不挑正庶的得了去......",这么一个个性爽朗,心思慎密,才智出众又容貌脱俗的公府千金,真可说是人中之凤,恰如明珠生晕,光彩岂一个美字了得?

这是在处理家事时训斥吴新登家的媳妇:
“你办事办老了的,还记不得,倒来难我们。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?若有这道理,凤姐姐还不算利害,也就是算宽厚了!还不快找了来我瞧。再迟一日,不说你们粗心,反象我们没主意了。”
看这副架势,足可以用“雷厉风行”四个字了,须知那写奸谗的媳妇与婆子们自来边不是好应付的,就连凤姐,每常也是左支右绌,勉强应付,我们从平儿口中便可窥一二:
“.......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,心术利害,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?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,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。饶这么着,得一点空儿,还要难他一难,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。众人都道他利害,你们都怕他,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。........”---可见这些人等的厉害!
而好一个三姑娘,不怯不惧,精细处不让凤姐,凌厉时威慑众人,细思之又全在情理之中,凤姐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:
“........还有一件,我虽知你极明白,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,如今嘱咐你:他虽是姑娘家,心里却事事明白,不过是言语谨慎;他又比我知书识字,更厉害一层了。....”---有经史子集在肚子里垫底,计谋上自然比凤姐又高出三分效率,于是合家上下,无人不夸。窃以为贾府但能早得此人,也不至一败涂地。偏刚施展了些微抱负就要远嫁异乡,所以每当听到有人说探春不该入薄命司时我总要叹声气,又红又扎手的玫瑰花,离了故土还能鲜艳明媚再几时呢?

再来看这位三姑娘的派头。
赵姨娘争风吃醋,大闹议事厅,惹得探春一通光火,足等到平儿来了才平伏下---赞一声好丫头平儿!天大难收场的僵局,只要有她在,三言两语,轻举微动间消弭于无形,如此回,如宝玉瞒赃回,有她在,天下一切太平---偏她就叫平儿,日后要好好开讲平姐姐篇。
看看书中所写的探春理装吧:
因探春才哭了,便有三四个小 鬟捧了沐盆、巾帕、靶镜 物来。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,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,便双膝跪下,高捧沐盆;那两个小丫鬟,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。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,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,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,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。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。那媳妇便回道:“回奶奶姑娘,家学里支环爷和兰哥儿的一年公费。”平儿先道:“你忙什么!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,你不出去伺候着,先说话来。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?姑娘虽然恩宽,我去回了二奶奶,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,你们都吃了亏,可别怨我。”唬的那个媳妇忙陪笑道:“我粗心了。”一面说,一面忙退出去。
看下图,大家细想,平儿姐姐几时曾这样亲自动手侍侯过凤姐以外的人吗?那可是宝玉也盼着去侍侯的人呢!遇上三姑娘生气,要把庶出的晦气统统洗光,平儿可不就“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,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,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”,这份威风,得曹公重笔描述的,两府中她是独一份

其实说到理装,原书中提及的详细情节共有三处,各各不同,最好看的要数平儿的那一次了,道具篇里小有介绍,具体说大家要等到专门文字了;这一处是极写探春之尊,其实恰好与下一处尤氏理装相对照,原文如下:
第七十五回 《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》
尤氏出神无语。跟来的丫头媳妇们因问:“奶奶今日中晌尚未洗脸,这会子趁便可净一净好?”尤氏点头。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。素云一面取来,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,笑道:“我们奶奶就少这个。奶奶不嫌脏,这是我的,能着用些。”李纨道:“我虽没有,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。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。幸而是他,若是别人,岂不恼呢。”尤氏笑道:“这又何妨。自来我凡过来,谁的没使过,今日忽然又嫌脏了?”一面说,一面盘膝坐在炕沿上。银蝶上来忙代为卸去腕镯戒指,又将一大袱手巾盖在下截,将衣裳护严。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,只弯腰捧着。李纨道:“怎么这样没规矩。”银蝶笑道:“说一个个没机变的,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。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,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,你就得了意,不管在家出外,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。”尤氏道:“你随他去罢,横竖洗了就完事了。”炒豆儿忙赶着跪下。尤氏笑道:“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,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。”
大家不妨把这一情节和探春匀脸、平儿理装的情形相比照,决不难发现要是按照三个情节次序的排列说起来,贾府败落的过程是可以略见一斑的:起用平儿,虽是丫头之身,却得公子亲为之调适,旖旎温艳;后用探春,庶出的小姐,大厦将倾之势已显,好歹还有这等考究的装扮;末用尤氏,她的身份可是东府的当家太太呢,炒豆捧水时只是微弯着腰,银蝶之笑看似是打圆场,也是隐约透漏了一些信息给我们,那就是即使炒豆这样不知名的小丫头都已经嗅到了穷途末路的气息,对主子常有所不恭,其他家下人等,又将如何?----这三次理装情节,相关人物的身份一次比一次尊贵,所享受的待遇却是一次比一次更不济,与“起用宝钗,盛用阿凤,终用贾母”的生日情节遥相呼应,前者是身份渐高,境遇渐差;后者是年龄愈长,愈见凄凉。写尽了“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”却终于“冰冻三尺,渐寒渐坚”的全过程,赞叹!赞叹!赞叹!惟赞叹而已矣!
看下图,探春这一造型的精华一是头上的点翠三尾凤头步摇簪,态势如生。二是那个特别精美的连环髻,也是高髻的一种,两边有红丝发束结束收归于上,环环相扣,精妙无比。
对了,大家还要看那个原文中提到的“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”的“大手巾”,注意它的光泽,很明亮是吧,说明了什么呢?对了,很有可能这是一种坐于榻上洗面时的专用毛巾,貌似绸缎,取其不吸水的原因,以妨将衣服前襟弄湿。

大家看下面的惜春发型,和探春的完全一样是吧,只是红头绳成了绿色的。

前文提到迎春姐姐和她们穿的不同,却不代表没有这样的一件,按照原文的描述,她必然有,而我,历尽艰辛,竟然终于把她找到了,如图,是水绿色的,还是绣着大朵迎春花,发型与两个妹妹不同,佩带的凤钗与惜春头上那枝是一样的,少了攒珠累丝网。可别以为就是那一枝,因为这两张图记录的都是湘云醉眠芍药茵一节, 不可能姐妹二人同时戴一枝的。

评论